ChatGPT實測:哪些文字工作可以請ChatGPT幫忙?它的微軟再進攻,ChatGPT版Office下週登場!但業界不看好能贏Google,為什麼?

微軟公司宣布將 ChatGPT 背後的技術與其低程式碼應用平臺 Power Platform 捆綁在一起,推出新的生成式人工智慧體驗。強項與弱項各是什麼?

剛,微軟公司宣布將 ChatGPT 背後的技術與其低程式碼應用平臺 Power Platform 捆綁在一起,推出新的生成式 CoPilot 人工智慧體驗,允許使用者在很少或沒有編碼的情況下開發應用程式。

  • 微軟表示,Power Platform 中的一系列商業智慧和應用程式開發工具,包括 Power Virtual Agent 和 AI Builder,都更新了功能:
  • Power Virtual Agent 是企業構建聊天機器人的工具,現在可以連接到公司內部資源以產生每週報告和客戶查詢的摘要;
  • AI Builder 中加入了生成 AI 功能,讓企業可以將工作流程自動化,並推出了基於該技術的新版業務管理平臺 Dynamics 365;

Dynamics 365 Copilot 是 Microsoft 工具的最新版本,包括許多用於銷售、客戶服務和行銷的應用程式,它集成了 AI 以自動執行某些任務,例如資料收集和分析或創建電子郵件活動等功能。

微軟還表示,執行長納德拉將在 3 月 16 日主持一場活動,討論「用人工智慧重塑生產力」,**並展示其類似 ChatGPT 的人工智慧將如何在 Teams、Word 和 Outlook 等 Office 生產力套件中發揮作用。 **

稍早,據 The Information 報導,OpenAI 的 GPT 模型已經在 Outlook 中進行了測試以改善搜尋結果,同時還提供了電子郵件回復建議和 Word 文件整合的功能以改善使用者寫作。

回到這場 ChatGPT 競賽的最初,微軟主動出擊,宣布對 OpenAI 追資數十億美元,擁有了 OpenAI 的 49% 股份。他們將 ChatGPT 與 MS Teams 整合,使其更加「智慧」,並為其流行的 Windows 作業系統和搜尋引擎Bing進行了 AI 更新。

經此一役,微軟正朝著其十年來統治搜尋引擎的夢想前進。在上個月宣布並示範了其新的Bing搜尋引擎中的普羅米修士模型後,也是時候看看微軟如何在生產力領域進一步採取這種新技術了。

在生成式 AI 落地的爭奪戰中,像微軟、Google這樣的大型科技公司勢必成為推動者。由此,人們似乎看到了又一次工業革命的曙光:新機遇會出現,伴隨著新的挑戰。

圖靈獎得主 Yann LeCun 的預測是:「AI 當然不會造成持續的失業。但技術進步淘汰了一些工作職務,人們的技能可能對於新的經濟體系來說已經過時了,勞動力的再次培訓顯得至關重要。」

Gary Marcus 與 LeCun 的理解略有不同:「從歷史上看,科技的每一次進步確實只是取代了工作職務,但話說回來,我在過去的半個世紀裡都活著,並不意味著我是不朽的。真正的 AGI 會取代大部分工作,不是嗎?」

ChatGPT引發的巨頭之爭,你看好誰?

ChatGPT 引發的 AI 圈地震,打破了科技巨頭之間的狀態平衡。

微軟的這些動作讓Google迅速陷入了困境。皮查伊發布了「紅色警戒」,Google在前段時間推出了 Bard,作為 ChatGPT 的競爭對手,並在人工智慧的戰鬥中做出了回應。

可能很多人都認為,微軟和 OpenAI 的「強強聯合」將在人工智慧大戰中擊敗Google。

但一位名叫「Tibo」的科技新創公司 CEO 認為,Google絕對會擊垮這一組合,OpenAI 並不會改變「權力遊戲」的等級制度,「我並不希望微軟或 OpenAI 失敗。如果它們贏了,那會很有趣。我們都喜歡競爭,而微軟和Google正在給我們帶來一場激動人心的表演。其結果可能會改變我們這個世界的遊戲規則!這只是我對這件炙手可熱的事情的看法。」

納德拉近日表示,Google是一隻「800 磅的大猩猩」,而微軟會讓它「跳舞」。Tibo 則認為,有了 Bard 之後,Google會全力反擊。納德拉或許是正確的,但機率只有 50%。Google確實是一隻 800 磅重的大猩猩,但它也會「踢微軟和 OpenAI 的屁股」。

為什麼這麼說呢?他列出了六點理論:

1、Google壟斷了搜尋領域。

Google和 Youtube 是世界上最受歡迎的兩個搜尋引擎,擁有 91.9% 的市場占有率,將微軟的Bing遠遠甩在後面。甚至,亞馬遜和 Facebook 也都領先於 Bing。

事實上,「Google」是Bing上搜尋量最大的查詢。

因此,只要Google向大眾推出 Bard,就會得到大規模的採用。儘管Bing在整合 ChatGPT 後實現了 10 倍的飛躍,但它就是無法在「使用者數量」的競賽中擊敗Google。

2、更多的使用者將為 Bard 帶來更多的回饋,加速其改進過程。

記住:資料多的「Bad AI」勝過資料少的「Good AI」。

Google推出的 Bard 的第一個版本使用了 LaMDA 的「羽量級」版本。它需要的運算能力將大大降低,但這將幫助他們收集更多的回饋資訊。而且他們已經有了一個殺手級的用法,將複雜的資訊簡化為「容易消化」的格式。

3、Google在這場人工智慧競賽中已經有十多年經驗。

在 21 世紀初,Google就開始與它的研究部門 —— Google研究院合作。

Google是人工智慧世界所有重大突破的幕後力量。從在圍棋比賽中擊敗頂級棋手到解決蛋白質折疊問題,他們已經布局了很多年。自 2011 年以來,他們一直在其他部門或機構投資數十億美元,如 DeepMind 和Google大腦。

Google大腦是人工智慧的動力源,其目的是複製正常人腦的功能,Google的產品多年來一直在使用它。

  • Android的語音辨識
  • Google翻譯 – 搜尋Google照片
  • Gmail 上的智慧型回復
  • YouTube 上的推薦

另一方面,DeepMind 正在建立通用的人工智慧應用。它可以像全球頂級醫生一樣診斷眼部疾病和乳腺癌,以及節省 30% 用於保持資料中心冷卻的能源,或是改善頭頸部癌症的治療,由此出發想像一下Google的能力吧。

Bard背靠Google,在AI大戰中或許有更多優勢。

4、最重要的是,GPT 使用的底層架構是由Google自己建立的。

OpenAI 使用深度學習模型 「Transformer」來構建 GPT-3(Generative Pre-trained Transformer 3)。

這樣理解吧:有很多像比特幣這樣的加密貨幣,但它們都是建立在一個叫做區塊鏈的分散式帳本上。同樣,OpenAI 和 ChatGPT 可能已經取得了突破性進展,但它們是建立在Google向世界推出的架構模型之上。

5、網際網路上的每一個數據點都被Google的 PageRank 演算法收錄。

所以 Bard 不僅會給出相關的和有背景的回應,它還會基於權威的來源,而不像 ChatGPT 那樣因其錯誤的資訊、假的引用和不存在的參考資料而受到很多批評。

Google甚至有所有 YouTube 影片的文字記錄。因此,它不會只為基於文本的資料訓練其模型,也會為基於影片和音訊的資料訓練。

我們知道 ChatGPT 是在截止 2021 年的全球資料上進行了訓練,但 Bard 可以從網路上提取資訊,並利用巨大的、新鮮的、即時的資料提供高品質的回應。

6、在透過聊天機器人提供「真實」答案方面,Google至少比 ChatGPT 領先 10 年。

Google Bard 是在 LaMDA 模型的基礎上建立的,有三個主要指標:品質、安全和基礎性。因此,它產生的回答是對話式的、合理的和非通用的。

另一方面,ChatGPT 的回答幾乎就像機器人的問答。我們都看到它產生了一些淺薄的內容。這證明了 LaMDA 是在對話中訓練的,而 ChatGPT 是在網路文本中訓練的。大家可以自己比較一下:

既然Google在這方面已經深耕了幾十年,為什麼不早點推出產品?

主因是他們有責任滿足數十億使用者的需求;他們可以從現狀中獲益。即使他們擁有這個人工智慧,但人工智慧會「吃掉」搜尋收入。此外,它可能會讓數十億使用者面臨潛在的危害,比如分享假資訊、產生假照片、讓學生有能力在考試中作弊(這一直是 ChatGPT 的主要吸引力)等等。

為了使其人工智慧組合多樣化,Google最近向 Anthropic 投資了 4 億美元,與微軟在 2019 年與 OpenAI 的交易類似。(PS:Anthropic 是由 OpenAI 的領導人創立,包括 Daniela 和 Dario Amodei。)

在最近的一次採訪中,山繆‧阿特曼說:「關於某項技術是一家巨頭公司的終結者的言論,通常是錯誤的。」

即使是 OpenAI 的 CEO 也對Google的能力充滿信心。我們又為什麼不相信呢?

一年後,OpenAI 可能看起來是生成式人工智慧的先行者,但它的模型可能不會像現在看起來那麼新穎和具有顛覆性。OpenAI 並不會改變權力的等級制度。

現在說了這麼多,如果我在未來幾年裡發現自己錯了,我會等著你們在這個話題上吐槽我。如果我是對的,那麼在此提前說一聲「我早就說過」。